肖峰,1932年出生于江苏江都。中国美术学院第十任院长 、教授。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浙江省美协主席、中国文联委员、 浙江文联副主席、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会长、 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报社社长、浙江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人物履历
肖峰,1943年参加革命,从事文艺工作;1944年参加新安旅行团,随军转战在苏北、晋、冀、鲁、豫;1949年随军南下到上海;1950年,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1954年—1960年,赴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留学;1960年—1973年,任教于浙江美院。文革中被打倒;1973年—1982年,上海画院及油画雕塑院从事创作;1983—1996年,在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13年中,他继承了从林风眠到潘天寿的办学思想,在新时期又有新发展,为中国美院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艺术事业作出了可贵贡献;1995年,获法国“对人类科学艺术有特殊贡献”勋章;1999年,获“俄罗斯普希金文化”勋章并聘为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2000年,获第八届圣彼德堡国际艺术节荣获“艺术大师”称号;2002年,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鲁迅文学艺术奖——特殊贡献奖》;2012年,获得中国文联《造型与表演艺术成就奖》;2013年出席第七次美代会,被聘为荣誉主席;2021年,获得“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2024年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成就
他在任期间,勇于开拓,积极进取,成功地使中国美术学院成为全国艺术院校中的佼佼者. 他继承了林凤眠和潘天寿的办学思想,在新时期又有所创新,为中国美术学院的改革与发展,为中国的艺术事业和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及其推向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肖峰教授历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
浙江美协主席、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报社社长、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艺术市场联盟副主席。他从事美术工作60余年。
代表作品
有《辞江南》《六三罢工》《创业年代》《战斗在
罗霄山》《芦苇丛中任我行》《拂晓》《乘胜前进》《耀邦同志》《饮马扬子江》等,被
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文博机构收藏。出版画册有《肖峰画选》《肖峰,
宋韧画选》《岁月履痕—肖峰,宋韧作品集》。
论文集
有《谈艺论美》《油画技法》《肖峰谈艺录》等专著。其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参展和举行个人画展数10次,并多次获奖。他擅长人物、风景及历史题材创作,将中国的写意手法与油画丰富的色彩和谐地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
获奖情况
1994年获
法国“对人类科学艺术有特殊贡献”的勋章,1999年获“俄罗斯普希金文化”勋章,并被聘为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
名誉教授,2001年获第8届圣·彼得堡国际艺术节“艺术大师”称号,2002年获
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鲁迅文学艺术奖——特殊贡献奖”。
2024年10月24日,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
艺术风格
他的创作,不乏来自童年部队战争生活的感受,对生活深入的观察和理解。他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去讴歌新生活,用笔简洁流畅,意蕴深远隽永。将中国的写意手法与油画丰富色彩和谐地结合,从而形成自己特色。
留学经历
肖峰年表简历 1932年2月11日,出生于
江苏江都野田庄。原名余洪庆。 1943年8月,就读于
抗日根据地江都简师,并参加抗日宣传队,改名肖峰。 1944年参加少年抗日文艺团体——新安旅行团。随军从艺。 1948随军进驻
济南,首次参加画展。 1949年5月,随军南下解放上海,从事文艺宣传工作。 1950加入
中国共产党,6月调杭州国立艺专学习。素描《海上民兵》发表于人民日报。 1952年任学院支部青年委员。与同学合作年画(四条屏)。 1953年参加留苏考试合格。到
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
1954年赴苏联
列宁格勒列宾美院油画系学习。 1956年6月-9月,回国实习,与王流秋、王德威赴
山东搜集素材。 1957年6月,同学
罗工柳、
林岗、全山石、
伍必端等赴苏联南方实习。10月,进入以列宾美院院长阿列希尼
柯夫教授命名的工作室学习(从四年级至六年级)。导师为梅尔尼科夫、乌加洛夫等教授。 1958年任留学生党支部书记,评为“学院优秀学生”。1959年,肖峰创作了《站姿女人体·女裸之三》(双面画)等作品。同年6月,回国为毕业创作《辞江南》收集素材。与宋韧结婚。 1960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获“艺术家称号”。10月,归国返浙江美院任教。
归国经历
1961任油画系教研组长,四、五年级导师。《肖峰、全山石、林岗留苏汇报展》在全国各地巡展。
1962评为讲师,增补为浙江美协理事,创作《不屈的古巴》。杭州《西湖胜景》四幅,参加浙江美展。 1963与宋韧为三个省博物馆合作油画《活捉张辉瓒》《夜袭汤原》《夜袭官徒门》。
1964全国美展创作油画《创业的年代》。9月带油画系师生去
萧山参加“四清”。
1965油画《大战会泽里》等参加农业纲要画展。
1967被关进“牛棚”批斗并遭毒打,生命垂危。在友人的帮助下,离杭赴沪抢救。
1968宋韧赴京告状,
江青称这是右倾翻案。被揪回杭州继续批斗。
1969至1971病情恶化,再次赴沪抢救。
1972年9月,
林彪倒台。参与创作油画《
白求恩》。
1973调至上海画院油雕室。与宋韧合作《
张思德》。 1974参与创作油画《八连颂》。 1975到“五·七干校”、上海锅炉厂等处劳动并深入生活。合作油画《老英雄参观新地道》等。 1976接受
中国军事博物馆《收复失地》创作任务,赴
太行山体验生活。10月,“
四人帮”被粉碎。与宋韧等合作《历史不许重演》《战斗在罗霄山上》等。 1977任上海画院总支委员兼油画雕塑创作室副主任。赴
胶东大渔岛体验生活,并画了大量写生。与宋韧等合作《我们的总司令》《深情》《洪湖水》《阳光下》等油画。
1978任上海美协常务理事。冬,与
吕蒙等赴
皖南云苓等地采风。创作《风餐露宿》等静物参展。 1979与宋韧合作油画《拂晓》,参加五届全国美展并获奖。 1980与上海油雕室诸同志合作壁画《
丝绸之路》《鉴真东渡》,负责两画的总体设计。 1981与宋韧赴皖南
歙县深入生活。 1982著有《关于上海画院及油雕室未来发展之设想》一文。年底,正式调回杭州母校工作。
1983先后被任命为浙江美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著文《立志改革、振兴浙美》。
1984四届全国美代会,选为常务理事。与宋韧合作《三大姐》,参加六届全国美展。
1985年5月,主持
赵无极画展及高级油画研究班开幕。主持筹建我院
环境艺术专业、史论系、师范系、出版社及万曼壁挂研究所的工作。试招收研究生预备生近廿人。
1986评为教授。赴美访问。《肖峰、宋韧油画集》出版。 19872月,调整领导班子,连任院长。
中国美术学院设立两个博士点。4月,当选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5月,陪同江泽民同志等参观我院《中国现代壁挂展》。10月,出席党的十三大。 1988年4月10日举行校庆60周年活动。7月,在
钱塘江南岸征地120亩办分部,浙美艺术品进出口公司成立。11月,当选为
中国文联第五届委员。 1989患肝炎住院。7月,赴
日本签定交流协议。同月,万曼逝世,发表悼文《深切的怀念》。
1990再次连任省美协主席。当选为省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政协七届常委。 1991接受各方捐赠:先后接受
姚美良百万元捐赠设立“永芳艺术基金”,先后举办了《纪念黄遵宪书画展》、《孙中山与华侨书画展》等活动。接受竹内阳一资助举办“西湖艺术节”及
巴黎工作室。接受台湾吴崇祺、黄丽娜夫妇捐款50万美金,林同滨先生50万元在我院设立“艺术基金”。文集《谈艺论美》出版。
赴苏访问
1992第二次赴苏访问,接待梅尔尼科夫来杭讲学。 1993中央同意浙江美院更名为
中国美术学院,再次连任院长。落实江主席指示,关于接受
吕霞光先生捐献珍贵文物事项。举办了“吕霞光捐献艺术品展览”及“交接仪式”。《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合作《烽火童年》参展。 1994拟定《关于筹建上海分院可行性方案》,并多次赴沪落实。接受国家颁发“政府特殊津贴证书”、法国“对人类科学文化有特殊贡献”勋章。与浙江日报联合创办《
美术报》。 1995省四次文代会,再次当选为副主席。 19964月,辞去中国美院院长职务。到
北仑港采风。12月,参加全国六届文代会。 19983月,担任全国政协九届委员。全国第五次美代会,当选为副主席。 1999油画《耀邦同志》参加全国美展。 2000参加我院上海分院奠基仪式、纪念林凤眠100年诞辰系列活动。 20011月,接受“俄罗斯普金希文化勋章”、“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证书。6月,与宋韧赴俄罗斯参加彼得堡第八届艺术节,获“艺术大师”称号。 2002随全国政协委员赴新疆、陇考察。率中国美协代表团赴台湾访问。 2003率中国美协考察团赴新疆慰问。参加第六届全国美代会,聘为全国美协顾问。